马歌东


1977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发现了战国时期中山国都灵寿城故址,并发掘了中山王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及玉器,其中有铭文之器50余件,而尤以镌刻着长篇铭文的中山王方壶、王大鼎、圆壶等所谓“中山三器”最为人注目。三器铭文时间比小篆早近百年,字形修长优美、圆润流畅,书体风格与此前的甲骨文、金文,此后的小篆等皆大异其趣。此次发掘引起了历史、考古、古文字学界浓厚兴趣,迄今已发表论文30余篇,令人遗憾的是如此重大的古文字新发现却一直未能引起书法界应有关注。有鉴于此,本文不避谫陋,拟从中山国史述略、“中山三器”铭文释文、中山文字之古文字种类归属、中山文字三种书体风格比较等四方面入手,对所谓“中山篆”及“马氏中山篆”作以较为全面的介绍。


中山国史述略

  史籍中有关战国中山的记载甚少,因此其历史充满谜团。但依有限的史籍及此次出土的“中山三器”铭文可知,战国时期之中山国建立于公元前414年,覆灭于公元前296年。与当时号称“万乘之国”的七雄不同,中山方圆仅五百里,与宋、卫皆属“千乘之国”。其地理位置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偏西,大体上位于春秋时期鲜虞族所建中山国之故地。

  中山国先后有过六位君王:

1)中山武公

  武公是中山开国之君,于公元前414年建中山国,定都于顾(今河北省定州市)。

2)中山桓公

  桓公因“不恤国政”,于公元前406年被魏文侯所灭。后又于公元前377年之前复国,徙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

3)中山成公

  成公“早弃群臣”,享年不长,卒于公元前327年。

4)中山王

  王即位于公元前326年,是一位励精图治之王。其一生有两件大事可载入史册:一,中山于公元前323年参与“五国相王”,从此中山国君由“公”升而为“王”;二,公元前314年派相邦率三军协同齐国平定了燕国之乱,并于翌年将从燕国所得铜器铸为方壶、大鼎并铭文其上。其卒年当在公元前307年赵国大举“北略中山”之前。

5)中山王

  王无力抵御赵国连年入侵,遂流亡称臣于齐,并于公元前299年卒于齐。

6)中山亡国之君

  赵国公元前296年灭中山,将其亡国之君迁于肤施(今陕西省延安市)。

  曾经强大到以千乘之国连续与燕、赵两个万乘之国作战,且能连战连胜的中山国,就这样一瞬百年,如陨星之光划过遥远沉寂的历史夜空,幸有眼前的这些残存文物及镌刻其上的文字,给人们在感叹之余带来些许慰藉。这些历史印记的复现,为我们研究神奇中山的历史、文化、艺术及其书法奥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中山三器”铭文释文

  中山王墓出土的大量器物中,最具历史、考古、古文字及书法研究价值的是所谓“中山三器”。其中王方壶与大鼎铸于王十四年,铸后即铭:方壶铭文450字(含重文3,合文1),大鼎铭文469字(含重文10,合文1);圆壶铸造于王十三年,铸成时圈足带有13字记制器时间等,铸成后又加刻9字记其重量,王死后,其胤嗣加刻祭文182字(含重文5),共204字。故中山三器铭文合计1123字。

  迄今发表“中山三器”铭文之释文已逾十篇,探微穷奥,多有发见。虽各家不免有意见相左之处,然见仁见智,亦其宜也。今择善而从,兼陈己见,简释三器铭文如下:

1方壶铭文释文:

  惟十四年,中山王命相邦貯,擇燕吉金,鑄為彝壺。節於,可法可尚。以饗上帝,以祀先王。穆穆濟濟,嚴敬不敢怠荒。因載所美,昭皇功,詆燕之訛,以警嗣王。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是有純德遺訓,以施及子孫,用惟朕所仿,慈孝惠,舉賢使能。天不斁其有願,使得賢才良佐貯,以輔相厥身。余知其忠信也而專任之邦,是以遊夕飲飤,寍有遽惕。貯竭志盡忠,以佐佑厥辟,不貳其心。受任佐邦,夙夜匪懈,進賢措能,亡有輟息,以明辟光。適遭燕君子噲不顧大義,不就諸侯,而臣主易位,以內絕召公之業,乏其先王之祭祀;外之則將使上覲于天子之廟,而退與諸侯齒長與會同。則上逆於天,下不順於人也,寡人非之。貯曰:為人臣而反臣其主,不祥莫大焉。將與吾君並立於世,齒長與會同,則臣不忍見也。貯願從士大夫以靖燕疆。’是以身蒙胄,以誅不順。燕故君子噲、新君子之,不用禮義,不顧逆順,故邦亡身死,曾亡一夫之救。遂定君臣之位,上下之體,休有成功,創辟封疆。天子不忘其有勳,使其老策賞仲父,諸侯皆賀。夫古之聖王,務在得賢,其即得民。故辭禮敬則賢人至,愛深則賢人親,作斂中則庶民附。於虖,允哉若言!明之于壺而時觀焉。祗祗翼翼,昭告後嗣:惟逆生禍,惟順生福;載之簡策,以戒嗣王:惟德附民,惟義可長。子之子,孫之孫,其永保用亡疆。

2大鼎銘文釋文:

  惟十四年,中山王作鼎,於銘曰:於虖,語不廢哉。寡人聞之:與其溺于人也,寧溺於淵。昔者燕君子噲,叡弇夫悟,長為人主,閈於天下之物矣,猶迷惑於子之而亡其邦,為天下戮,而況在於少君虖!昔者,吾先考成王,早棄群臣,寡人幼踵未通智,惟傅姆是從。天降休命於朕邦,有厥忠臣貯,克順克卑,亡不率仁,敬順天德,以佐佑寡人,使知社稷之任,臣主之義,夙夜不懈,以誘導寡人。今余方壯,知天若否。論其德,省其行,亡不順道,考度惟型。於虖,哲哉!社稷其庶虖。厥業在祗,寡人聞之:事少如長,事愚如智。此易言而難行也。非信與忠,其誰能之?其誰能之?唯吾老貯,是克行之。於虖,悠哉!天其有刑,於哉厥邦。是以寡人委任之邦而去之遊,亡遽惕之慮。昔者吾先祖桓王,昭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以憂勞邦家。今吾老貯,親率三軍之眾,以征不義之邦。奮桴振鐸,開啟封疆,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克敵大邦。寡人庸其德,嘉其力,是以賜之厥命:雖有死罪及三世,亡不赦。以明其德,庸其功。吾老貯奔走不聽命,寡人懼其忽然不可得,憚憚業業,恐隕社稷之光。是以寡人許之,謀慮皆從,克有功智也。辭死罪之有赦,知為人臣之義也。於虖,念之哉!後人其庸庸之,毋忘爾邦。昔者吳人並越,越人修教備信,五年覆吳,克並之。至於今爾毋大而肆,毋富而驕,毋眾而囂。鄰邦難親,仇人在旁。於虖,念之哉!子子孫孫,永定保之,毋替厥邦。


3圓壺銘文釋文:

  胤嗣,敢明陽告:昔者先王,慈愛百謀,篤胄亡疆,日夜不忘,大去刑罰,以憂厥民之罹不辜。或得賢佐司馬貯,而重任之邦。逢燕亡道,敡上子之,大僻不義,反臣其主。惟司馬貯欣詻戰怒,不能寧處,率師征燕,大啟邦宇,方數百里,唯邦之幹。惟朕先王,茅搜畋獵,於彼新野,其旝如林,馭右和同,三牡汸汸,以取鮮蒿,饗祀先王,德行盛旺,差逸先王。嗚呼,先王之德,弗可得,潸潸流涕,不可寧處。敬命新地,雩祠先王。世世毋,以追誦先王之功烈。子子孫孫毋有不敬,夤祗承祀。

中山文字之古文字种类归属

  我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至周初契刻于龟甲兽骨上的占卜文字,因占卜内容、受字材质、刻划工具所限,文辞简短,笔画细硬。据《甲骨文字典·序言》,甲骨文现已整理出4000多个不同形体符号的文字,其中能辨识的约为1000余字。

  秦统一后,经丞相李斯以秦国籀文为基础所制之规范文字史称小篆。小篆或以毛笔书于简帛,或镌刻于石,形体匀称,圆转规整。小篆通行于秦汉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存小篆9353字。

  对于上述甲骨文与小篆,历来在认知与命名上皆无大异,而对于时间段介乎二者之间的春秋战国文字,却自古迄今有过多种称名,如“古文”、“钟鼎文”、“金文”、“大篆”、“籀文”、“战国文字”、“六国文字”等等,其间或着眼于时代,或着眼于国别,或着眼于材质,或着眼于形体,复沓交错,不免纷杂,今略作梳理如下:

  所谓“钟鼎文”、“金文”:商周青铜器上所铭之文,宋代称其为“钟鼎文”,后又称“金文”。金文成形之法分模铸、刀刻两大类。铸文浑厚圆转,刻文瘦直劲挺,以书体风格而论二者迥异,不可不辨。

  所谓“籀文”: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也称“籀书”、“大篆”。

  所谓“大篆”:与秦统一后推行之小篆对称,有广狭二义:狭义专指小篆前秦国之籀文,广义还可泛指小篆前所有古文字。

  所谓“古文”:亦有广狭二义:狭义专指古文经籍中的文字,《说文解字》中有标明为古文者510字;广义则泛指小篆前各诸侯国文字。

  据上所述,中山器铭文字体作为战国文字之一种,可归属于“钟鼎文”、“金文”、广义的“大篆”与广义的“古文”等古文字范畴。

中山文字三种书体风格比较

  中山出土文字不仅数量多,而且书体风格亦不单一,进行对比,可细分为三。由[附表一]可知,“中山三器”为一类,兆域图为一类,杂器为一类。试将三种风格说明如下:

  (1)杂器为普通书体风格,多见于小壶、灯、盆、各种饰物等杂器,或铭刻,或墨书,亦有墨书于木条者。此等均属实用俗体,信手刻写,随意省简笔画,几无书体美感可言。字形长宽约为一比一,略呈方形。这种书体在当时应属最为习见者。

  (2)兆域图为正规书体风格,是用金银镶嵌在铜板上的葬域平面示意图,共450字。据图中所云,该图共两件,一件从葬,一件藏府,可知为朝廷重要之物。从书体风格看,字形也相应比杂器文字郑重而规范,但仍属实用文字范畴,书体美感追求不足。长宽约为一点五比一。

  (3“中山三器”为艺术书体风格,由[附表二]可见其主要特色有二:

  其一,“中山三器”铭文着意追求文字形体的艺术美感效果,其笔画纤细而刚劲挺拔,其结构严谨而神采俊逸。字体为大小一致的竖长方形,长宽约为三比一。

  其二,添加多种装饰性笔画,增加视觉美感,使结构更趋匀称。如“朕”、“与”等字加二短横,“祀”字加螺旋纹,“能”字加两个小圆点等等。

  此外还表现出书家个性风格的张显。只要稍加留意,即可发现出土的圆壶铭文之前22行与后37行显然出自两人之手。在同一器同一铭文中,表现出书家艺术风格的明显个性差异,这在历来出土铭文中是极为罕见的。

  综上可知,“中山三器”铭文书体不仅是中山出土文字中最成熟最具美感的书体,而且它迥然有别于我国任何时代任何器物的金文书体风格,随意翻开近年已将中山文字收入的《古文字类编》、《金文编》、《战国古文字典》等金文大字典,“中山三器”铭文字辄以其风格非凡而格外耀眼。

“中山篆”与“马氏中山篆”

  1984年,古稀之年的家父买回一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他以自己独到的艺术敏感,为书中独具风韵的“中山三器”铭文书体所震撼,并对其中四篇评释论文产生了极大兴趣。自此,便开始了对中山铭文的倾力研究。不久,我亦受影响浸染其中。在那段意义非常的日子里,除了为父亲从校图书馆、省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每周日休教回家,对中山书体风格的研究与探讨便成了我们父子间兴趣盎然的话题。首先,我们根据秦小篆可以称为“秦篆”的先例,于1985年将“中山三器”铭文书体命名为“中山篆”;继而,考虑到历来出土的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汉简等均相继被引入书法领域,而“中山篆”具有独特优美的书体风格和自成体系的大量字例,也试图为其在书法领域开拓出一席之地。

  但是,尽管出土的中山文字多达2400余字,不重复的字却仅有505个,作为书法用字其欠缺程度自不待言。家父一直试图根据现有505字的偏旁部首及笔画结构,参考金文古籀,创补出更多“中山篆”体新字。然而,这一浩瀚的创作工程对于已入老境的父亲实在是太艰巨了。新的思路不断取代一次次难以为继的辛苦尝试,父亲长时间徘徊在周而复始的探索中。特别是我于1987年赴日讲学,家父独自焚膏继晷,直至辞世。

  归国后,母亲拿出一卷父亲没用完的宣纸对我说:“你们姊妹四个,也只有你能用上它了。”当我缓缓打开纸卷时,不禁为眼前的情景目瞪口呆——在整齐的纸张中间,竟然夹藏着已经完成了的“中山篆千字文”四条幅!此时此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亲在危难之际对中山篆研究难以割舍的未竟之憾与事业传承舍我其谁的殷殷苦心。

  斗转星移,转瞬又是一十八载,18年来为奉先父之遗志,深恐托付之不效,在应付繁忙工作的同时时有新作问世。然创作过程每每步履蹒跚,并极易有失规范。为长远计,《书谱》的创作势在必行。为此我四处觅购借阅金文资料,特别是有关战国文字的各种新文献,细研中山器出土以来所有能收集到的相关论文,汲取先父的经验与教训。经10余年反复探索,三易其稿,终于2007年以约5000字收笔,初装成册,并命名为《马氏中山篆书谱》。

  补充新字对于甲骨文、金文,甚至字数已相对较多的小篆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关键在于科学严谨,最忌生编滥造。“马氏中山篆”的新字构成原则有三:一要符合古文字结构的发展规律,二要有古文字资料依据,三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在此三原则指导下,

  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以具有艺术书体风格的“中山三器”中的414字作为“中山篆”基准字;

  第二步,将缺乏美感的中山兆域图及杂器中的91字直接“中山篆化”;

  第三步,对于以上505字以外的字,按“中山篆”风格创补新字。

  创补新字的具体方法如下:

  (1)先将已有的中山篆字区分为独体字与合成字,独体字直接作为构字部件,合成字先拆分为构字部件,再依据上述三原则合成新字。

  (2)对上述方法仍难以构成的缺字,首先平行参考战国文字,其次向上依次参考春秋、西周、甲骨文字,不得已时向下谨慎参考小篆。

  新字的创补须探源溯流,反复斟酌,往往比较复杂繁琐,在此不便逐一细道。

  “马氏中山篆”经历了25年坎坷甚至有些传奇的历程后,今天终于得以面世。为谨慎计,《马氏中山篆作品选》先行出版,《书谱》留待进一步审核完善。先父作为马氏中山篆的奠基人,虽然只有《千字文》与《陋室铭》五幅遗墨在书中出现,但他以自身数十年的国画与小篆功底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字里行间处处蕴溢着特有的儒雅风范与澹定之气。特别是父亲在涉足中山篆研究初始特地为我所写的那幅承载着他无限情感的《陋室铭》,让我受益终身。多少年来,在对这幅作品反反复复的习练与提高过程中,先父那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洒脱与自信,已经有如他的鲜血奔流在我的血管里一样与我同在。

  书中我自己的40幅作品集中完成于近几年。说到此,也不能不提一下妻。妻是一位非常传统的女性,她的潜质和对自身的期许应该说都高于我,却能一辈子相夫教子自甘心,难能可贵的是在经营家庭的同时,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放弃对自身素质的实质性的充实与提高,又极为低调。 特别是基于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在完成父亲遗志的过程中,从整体策划到每幅具体作品,她所付出的心血与灵感随处可见。她不仅在书体风格上给了我一些突破性的重大建议,连作品的每个字都经过了她近乎苛刻的挑剔与协力设计,既是知音亦是诤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她“马氏中山篆”走不到今天。我力邀她为《马氏中山篆作品选》作行书配帧,虽得其允诺,但有言在先:一是行书版面要小于篆书版面,二是只配20幅。

  不能不提的还有许多虽未曾谋面,在心中却早已是良师益友的高人。多年来仰赖诸位著述及所编金石资料,朝检暮览,释迷解惑,收益良多,今尽列入[参考文献],在此谨致谢悃。

  囿于才识,书中作品难免谬误失据之处,恳望诸位方家及广大读者朋友多多批评指正。

  马歌东

  20087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