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井37】01 人生达命岂暇愁——记“五四老人”马松桥先生

马培东  杨庆化

  ( “五四老人”马松桥先生,系马佛桥先生胞弟。)

马振涛先生,字松桥,后以字行。回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于河南睢县伯党集(今民权县伯党集)马氏家族一大家庭中。其父马承云,字容庵,清同治年贡生,候选训导,后封通奉大夫,膝下有子 9 人,女 6 人。先生乃兄弟中最小,因天资聪慧颇得父母喜爱。受家风传承,4 岁即读私塾,6 岁入镇育才小学学习,喜读诗书,成绩优异,曾获省视学先生的书籍奖赏鼓励。民国元年(1912)14 岁即考入位于开封南关繁塔寺明道书院旧址的中州公学,学习刻苦勤奋,博览群书,尤偏爱文史类课程。中州公学素有革命传统,1909 年中国同盟会河南分会即在此成立,辛亥革命开封起义指挥部亦设立于此,先生入学深受革命校风熏陶。1913 年中州公学师生因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而惨遭河南都督张镇芳镇压,监学胡潜被杀害,校长杨鹤汀、监学张伯昂出走,学校被勒令解散,先生在少年时期即经受革命风浪洗礼,他被转入省立二中继续学习至毕业(其间因病休学一年)。1915 年,先生母亲携全家迁居开封曹门里姜太公庙街。

  1916 年先生考入国立北京大学予科,两年后转入正科,进入当时的新学科哲学系,师从胡适、梁潄溟等教授。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作为运动策源地的北京大学,方兴未艾,先生更是满怀爱国激情投身其中,他在《我参加五四运动的回忆》(载《民权文史资料》第二辑)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开始,北大同学会,号召同学在所住的宿舍组织校园十人团,作为代表参加运动。河南同学选我任十人团团长。我们团的任务是担任前门内外纠察队维持交通。五四前夕当我们到岗位时,无一外国人出入,当晚散会分头回校。五月四日那天,北大师生员工五千多人浩浩荡荡到沙滩东口文科操场集合,分四路纵队向天安门广场进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爱国口号。同时游行队伍派纠察队进入东交民巷向各国使馆提交对巴黎和会的抗议书。另一部分同学转向东单大街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因曹汝霖是 1915 年任袁世凯政府外交部长与日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和章宗祥、陆宗舆对日签订卖国军事协定的经手人,是广大爱国同学最痛恨的三个大卖国贼。当冲入曹宅没有找到曹汝霖,却找到了驻日公使章宗祥,把章痛打了一顿。当大批军警到来前,学生大队已撤回广场,有少数同学被拘留……五月五日北大成立学生联合会,宣布罢课,要求释放被拘留的同学。为此蔡元培校长和其他大学校长以辞职声援,北京卖国政府被迫释放同学并罢免了卖国贼,从而获得胜利。

  先生《自述》手稿中谈到此事时还写道:

  在同学出校去天安门示威时,日本同学土肥原贤二和丸三幸一郎在楼上观看,未敢下楼。

  这场伟大的运动,使先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他一生的爱国情怀由此确立。在北大,先生还加入了蔡元培校长发起的“六不会”(不吸烟、喝酒、纳妾、做官、当议员、赌博)。他关注新事物,《自述》手稿记载:

  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是留日学生,曾见他坐一大黑汽车出入学校,即用此车从俄使馆拿来进步书籍与马列著作,源源不断输入新思潮、新书。北大的张国涛、陈独秀、毛泽东等都是从此吸收马列主义的先进人物。图书馆很大,藏书百万册,第一层楼东头有毛润芝(泽东)办公室。毛泽东在馆工作三个月之久,1921 年为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才离开去沪。

  先生在北京大学不仅各科学识收获巨大,而且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指引他一生。谈到在北大上学,我们曾问先生:“那时候您认识毛泽东吗?”

  先生说:“认识,他是图书馆管理员嘛,但说话的机会不多。”

  先生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由于时局动荡,工作并不好找。1922 年经友人介绍先后在北京航空总署《航空月报》任编辑,在私立北京国民大学任哲学讲师。1923 年应邀赴天津创办《自由报》,鼓吹新文化运动。1924 年在北京秘密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1925 年他转入军界,参加北伐战争,应陕甘联军(镇嵩军)总部邀请,赴西安任总部秘书。1926 年此军改编为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先生担任第八方面军政治训练班政治教官,讲授《美法革命史》等。1927 年先生因丧母回乡守孝而离开军界。
  短暂的军旅生涯,使先生亲眼目赌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决心做些实际的工作以报国。1931 年他进入河南省政府行政训练班,所写《全国重新量丈地亩论》论文获奖,1932 年分配河南省建设厅秘书处担任秘书。此间他出版了《哲学概论》一书,南京政府诠叙部审核为专门著作。先生《自述》手稿中特别提到了该书:
  在北大六年,予本科的各项科目,概无讲义和课本,完全是个人在讲堂上记笔记。在我毕业后,笔记本达两网篮之多,出京时将所有箱子什物存前门外开郑会馆,回汴后,为侍奉吾母未再回京,六年学习心血完全舍弃,极为可惜。如能整理,可作各种著作底稿。1933 年在开封省建设厅时所作的《哲学概论》,其大半是将记忆中很少一部分印出。
  先生渊博的学识就是这样刻苦努力得来的,他的学习精神和孝心永远是后辈人学习的榜样!
  1932 年省建设厅受南京政府商业部委托,成立河南省棉花检验局,先生受命担任河南省灵宝、阌乡两县的棉花掺水掺杂管理局局长,他全力以赴,但官场黑暗,遂以“不胜暗争之苦辞职,仍回省府”(笔记,下同),而省府亦然,“从此厌倦宦海浪潮,决意改途,仍走我育人道路”。抗战期间,1938 年开封沦陷前,先生随省府疏散南行,遂转入他向往已久的教育界,自此一生从教。从 1939 年起,先生先任教于鲁山的鲁阳高中,后任教于省立淮阳师范,感到“师生尚礼其乐无穷”,一直到 1945 年日本投降才回开封。1946 年他入私立开封黎明中学任教,1947 年经北大同学徐干青(时任开封高中校长,后为开封市文教局局长)介绍,入省立开封高中任教。1948 年开封解放,先生与长子、长女先后参加工作。1949 年 3 月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往省立开封师范学校担任历史、地理教师。长子马致远 1949 年 1 月参加工作,担任开封特别市工商管理局市场管理科、行政科科长。长女马培淑1950 年 2 月从省立开封师范学校肄业,从学校直接参加了农村土改工作队。新的时代让正值年富力强的先生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因当时学校没有地理课本,于是他编著《世界地理》讲义,并付诸印行。除做好正常教学外,寒暑假他也不休息,担任留校学生文化课的补习指导员。一张幸存 70年的聘书见证了这段历史。(见图 1)

图 1 省立开封师范学校聘书
  1951 年 4 月,先生回家乡民权伯党集参加土改复查,将农会分给他的 30 多亩地以及房屋全部退还给农会。民权县领导久闻马家声望及先生资历,他的同乡、县委书记李培棠亲自邀请他留下帮助筹建民权一中并任教民权一高,以提高民权的教学水平。开封、民权都是先生的故乡,祖上原在开封,是后迁伯党的,生长于伯党的先生,割舍不下浓浓的乡情,答应了县领导的邀请,决定家仍安在开封,只身一人来民权工作。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先生放弃个人安逸生活,这一决定使他在开封至民权的陇海铁路上往返奔波了 20 多年!
  在先生的积极参与下,民权一中顺利建成,先生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他无怨无悔,竞竞业业,克服困难,勤奋忘我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利用业余时间用纸浆等材料经反复试验、修改,历时一年之久而制做成功的“大型立体中国地形彩色模型”,教学效果很好,深受学生欢迎,得到了各方肯定。为配合教学,先生还主持建立了小型气象站,制作了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行图,能用灯光演示的日食月食模型,用石膏等材料做成的河南省地形模型等,所有这些,可谓是当时以实物进行直观教学的创举!
  在民权,先生还十分关心伯党的建设,曾将县里补发给他的数千元工资全部捐给家乡,帮助他们购买抽水机和用于水利设施的改造。
  1973 年先生 75 岁高龄光荣离休,结束了奔波生涯。民权县为他颁发了“辛勤三十载,桃李满天下”的荣誉证书。他的自述诗曰:“勤学二十春秋,浮沉宦海浪潮。三十年教坛育英才,幸获桃李春风。”为其生平真实写照。1983 年先生获得国务院颁发的老干部离休荣誉证书。《民权县志》(1986~2000)为其立传,永垂史册。
  先生回到开封,仍保持着在校时的早起习惯,晚年家居蔡胡同,抬脚可到龙亭湖边。老人体轻身健,行走敏捷,他热爱开封,哪里有新建设,必亲往观看。开封解放 40 年时,先生与开封结缘已近 80 年,他在笔记本中写下了一首罕见的五言长诗《汴京八十春》,真情无限,尽在笔端:
  我祖本居汴,土街门楼深。水患迁睢地,伯党且安身。民国回开封,出院见曹门。汴京乃古都,屡遭黄河侵。本是沃土地,演变成沙尘。春季风沙起,白昼似黄昏。解放四十年,城乡面貌新。沙城变绿洲,治黄见功勋。古城风貌在,郊区楼成群。铁塔与繁塔,两座宋塔存。州桥与宋城,还在地下沉。国都及省会,文物多又真。佳园胜景多,水城流宋韵。菊花满城芳,醉倒中外人。迈步新时代,各业更兴顺。回忆八十春,恍然梦中吟。开封再辉煌,指日可降临!
  先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始终如一。他时常教导子女,工作上要勤奋努力,踏实肯干为社会多做贡献,生活上要勤捡节约艰苦朴素不与别人攀比,与同事共事一定要学会忍让、不怕吃亏,与人为善平和相处。先生笔记中有诗曰:“先祖大厅里,大书忍与让。门额写吃亏,万事孝为纲。”他还不时以祖训来勉励后辈,如:“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孝莫辞劳转眼又为人父母,善休忘报回头只看汝儿孙。”等等。像先生这样苦口婆心的教育,可谓举不胜举。综观先生的人生经历,他的所作所为,与他的所言完全一致,他对于后辈的教育,是真正的言传身带。他的子女、孙辈皆贤孝有名。
  在 1989 年 90 岁高龄时,先生又开始干了一件大事。伯党马氏家族枝叶繁茂,子孙遍及海内外,急需续修家谱,而原谱是我们六伯马佛樵于 1941 年,自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避水患迁睢县之马九峰公始,创修完成的家谱,已逾 50 年。家乡族人都希望德高望众的先生出面主续谱事宜。因辈份所在,责无旁贷,他不顾年事已高,组织宗亲中年富力强的侄、孙辈人,在遗散不全的旧谱基础上,分别调查,遍访各地族众,核查、搜遗、补漏,厘清讹误。初稿完成后又经各地族人审查修改,几经周折,历时 4 年多,《马氏家谱》终于在1993 年 5 月印制成册。在先生为新谱撰写的《马氏家谱续修记》和《续修马氏家谱附记》中,不但记述了新谱的修纂始末,而且记录了每一位参加此项工作的侄、孙辈们的汗马功劳。当新谱陆续分发各地宗亲家中时,先生喜不自胜,以致夜不能寐。
  先生一生虽经历坎坷,但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的做人品格。由于他生活规律、注意养生,勤于锻练,特别是他的旷达乐观以至高寿。他很少向人谈起参加五四运动的往事,直到他去世 4 年后,1999 年6 月 16 日《汴梁晚报》刊发庆化撰写的《五四老人马松桥旧居》,人们才知道,在开封城里还曾经居住着一位可敬的五四老人。1993 年在《马氏家谱》完成前后,先生在《开封工人报》(剪报载 95 岁,日期失记)发表小诗《人生二首》:
 (一)
  世上从来无古今,

 人生代代说五伦。

 青山不老水长流,

轮回一瞬百年身。

 (二)

 人生易老家难留,

 繁花似锦不经秋。

 人过留名雁留声,

不寄苍天万古愁!

  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文字,也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告别,有感慨,有留恋,更有“不寄苍天万古愁”的豁达!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梁园吟》中的句子:“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是描写达观的名句。一切都看得透彻,无暇发愁,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企及。用李白的诗句来形容先生,非常合适。1993 年 11 月 28 日,先生在开封蔡胡同家中寿终正寝,一生积德成就了齐天之福!老人含笑安祥归真,享年 95 岁,成为家族之寿星。
  谨以此文献给五四运动 100 周年和马松桥先生诞辰 121周年!
  (本文写作参考了先生手稿、笔记及其长子、离休老干部马致远的指导意见。作者马培东,先生次子,中电总公司第十八研究所退休干部;杨庆化,先生女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原载 2019 年 12 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古都开封》第 19、20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