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中山篆书谱】后记一


马氏中山篆: 一种新书体的前世今生

  20105月,先生的一幅马氏中山篆体大中堂---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走进上海世界博览会,其新颖独特的书体结构与令人耳目一新的别样风格不断让过往游人驻足,随即为河北卫视河北新闻联播、《河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等次第披露,一时间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99日,《光明日报》一篇石家庄市市长的《千年故垒的城市文脉》,又让“马氏中山篆”荣列其“地域风情,独具魅力”一章之首,随之走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属下的中国广播网。

  然而“马氏中山篆”在此前一年随着《马氏中山篆作品集》的面世,已经荣幸地被《文汇读书周报》《教师报》《开封日报》《石家庄日报》《三秦书画》《陕西师大报》、陕西师大新闻影视中心等10数家报刊影视媒体所垂顾

  风起于青蘋之末。正如《马氏中山篆作品集》前言所细述,“马氏中山篆”这种面世不久的新书体缘自遥远的战国时代,它从诸侯争霸的硝烟中走出, 一路风尘仆仆历经沧桑。

  公元前313年前后,位于战国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秘中山国,一种与此前之甲骨文、金文,此后之小篆皆大异其趣,形体修长优美的特殊文字被镌刻在青铜铸就的方壶、大鼎与圆壶等中山三器上,之后陪一代明主中山王入土随葬,记录了一个不屈小国攻燕掠赵的辉煌与她盛衰兴亡的宿命。

  公元1977年石破天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发现并发掘了第四代中山王陵墓,这种沉睡了2280余年的特殊文字重见天日。

  1984年,这种颇有来头的特殊文字又转庙堂低江湖与家翁和先生不期而遇,得到他们父子的倾心研究,并被他们依据小篆亦称秦篆的先例,于1985年命名为中山篆

  可马氏父子对这种极富美感的文字远不足为书法所用深感遗憾,因为此次包括“三器”在内的全部出土文字虽有2400之多,其不重复者却仅为505个。两颗不安分的心不满足于对原作的一味临摹 ,每每为新作谋篇出现缺字而产生一种让古为今用的突破冲动,于是便利用从陕西省图书馆和陕西师大图书馆当时所能搜寻到的极为有限的资料,试图对其进行零敲碎打的实用性创补。家翁上世纪80年代在铁道部书画展上获奖的刘禹锡《陋室铭》,即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第一幅尝试性作品。先生也亦步亦趋,随即自己的新作崭露头角于陕西师大书画展,并被校图书馆收藏。之后不久先生赴日讲学,其所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先后被日本两家寺庙收藏。一经面世便获得较好品评,坚定了他们对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课题的信念。自此,一项对中山篆全面系统创补的家族文化工程扬帆启航。505个零落千年的文字珠玑的起死回生,成了马氏父子的共同使命。

  但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十年浩劫”使神州文化几为废墟,资料严重匮乏更兼儿子去国讲学,全面系统创补中山篆对于一位古稀老人不啻于补天家翁焚膏继晷抱病独行,在部首和笔画两条检索路径上艰难徘徊,1987年终因天不假年致大事于搁浅。

  1991年先生归国,母亲交给他一卷父亲未用完而所有家人都用不着的宣纸,颇为传奇地得到了夹藏其中的已经完成了的《中山篆千字文》。睹物思人心有灵犀,父亲生命最后的无声期待似战鼓催征人,让他自兹前后继咬定青山不放松。他遍搜父亲遗留在书房里的所有研究墨迹 , 重新审视被父亲中断了的两种思路,另辟拼音检索之蹊径,利用繁忙的传道授业之点滴空间,在创补中山篆的修远曼道上开始了遥遥无期的上下求索。

  大凡对一种出土文字进行创补,无外乎两条路径:一条是将出土文字的形体特征视作一种灵感,在“神似”追求的王国里天马行空;另一条则是在追求“形似”的前提下追求“神似”,“拘泥”于依据与考证的本真意义上的研创。1921年出版《集殷墟文字楹帖》的甲骨文书法艺术大家罗振玉,堪为其楷模。

  显而易见,后一条路径要艰难得多,借用当代著名文学家王蒙先生的话,它“要求远见,要求眼光,要求对于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要求不仅经得住一时一地一事的考验,而且经得住较为长期与全面的检查…… 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求有所不为,有所作为”。

  马氏父子选择的正是这样一条沼泽之路,尽管长于丹青的家翁并不乏走捷径的艺术特质。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老人家明知自己时日无多而能舍简求繁弃轻就重,知不可为而为之,此人格坚守之所在也!

  先生忠实继承父亲衣钵,为追求每一个创补字的科学严谨,始终执着于引经据典。文化复兴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为研创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宝藏。他如鱼得水,遵循中山篆艺术特色,以“六书”为依据,在《说文解字》《战国古文字典》《殷周金文集录》《古文字类编》《古文字谱》《甲骨文字典》《甲金篆隶大字典》《金文编》《金石大字典》《篆刻大字典》《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山王器文字编》《康熙字典》等10余部凝前贤今哲智慧的厚重的工具书中爬罗剔抉;在纷繁复杂的文字发展流变史迹中穿梭、寻觅、探幽、求证,不厌其烦地否定自己周而复始, 竭力在信实中完成审美追求。

  由于所需资料太过繁多,我们长期供职的陕西师大一套80平米的单元房显得稍微有些拥挤,书房的书桌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于是,小北屋的一张单人床和与之成90度相连的一大茶几惯常被铺天盖地罗列得满满当当先生工作的时候,须将自己高大的身躯蜗坐于一只不到一尺高的小木凳伏身床面,小木凳罩着特制的雷丝裙边的海棉坐垫。寂寂寥寥子居,岁岁年年一床书,先生在漫无边际的文字海洋中遗世独立,享受推陈出新快慰,体会父亲长期以来小楼一统,在传统文化中自得其乐的个中滋味。

  200812月,这种铭刻入土早于小篆近百年的505个古老文字终于被创补演绎为具有书家个体风格的5000余书法用字, 同时被我夫妻进一步命名为“马氏中山篆”; 一部浓缩着两代人心血的《马氏中山篆书谱》此时已被四易其稿;家翁与我们合著的《马氏中山篆作品集》先期出版。

  《马氏中山篆作品集》收入先生四十幅作品,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马氏中山篆 不仅在数量上较之中山篆有了十倍的扩充,它的形体特征也较之中山篆拓片发生了具有马氏风格的个性变化。这是我们两代人努力的结果。记得中山篆与我家结缘之初,家翁曾多次远远地对着被自己放大了的临摹作品久久沉思,不止一次地感叹这种金石刀文作为字数寥寥、字体较大的书法作品,其美感很难尽如人意。有鉴于此,及至先生接手后我力主他在笔法上大胆突破,着力表现字体的沧桑与凝重。不料想,这看似仅一步之遥的变化,却让我们原本平静的夫妻生活波澜时起。可以说,四十幅作品字字来之不易,每一次见解的分歧都是对双方心理承受能力的严峻考验,时而据理力争时而相互抚慰,一种原本在艰难中不断收获甜美的探索,竟又无奈地夹杂了些许让人不忍回味的苦涩与歉意。

  《马氏中山篆作品集》出版后在承蒙众多媒体关注的同时,也打破了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中山国故址那片千年故垒的沉寂, 引来了遥远而热诚的召唤2009年初夏,我们在长子长媳的陪同下,应邀走马平山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追溯。

  平山县是当今闻名遐迩的红色革命旅游圣址西柏坡所在地。前来迎接我们的中山国遗址管理所所长身上透者冀中南老区农家兄弟的淳朴与炙热。由于种种原因,通向中山遗址的田间小路出人意料的泥泞坎坷人迹罕至,仅有的一座据说是私人投建的简易陈列馆里鲜见真品,坐落在远山荒野间几堆高大的陵墓上衰草凄凄满目萧然,挖掘了一半又被长期搁置的墓室除了正在逐渐脱落的夯土层外空空如也一片狼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两位单枪匹马的可敬的文物坚守老人----管理所所长和陈列馆馆长陪同下,从周边饰以字形的围墙,气势恢弘的墓坑,以及大量造型独特、结构精巧、图纹古朴的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和图片等蛛丝马迹中,寻觅到了中山篆能够在出土文字中一枝独秀的答案。

  2010马氏中山篆经河北省文联推荐走进世博后,中山王陵遗址管理所代表平山县政府力邀先生前往书展。先生当时已经积劳成疾,他在完成了一批展品后即被送进医院,以66岁高龄接受了一次迁延已久的大手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恐年岁之不吾与”的紧迫感让他在医院的病床上开始了对《马氏中山篆书谱》的第五次修订校对。出院后另一种病的困扰日甚一日反应剧烈,先生惜时如命,发病即卧清醒即起,连续劳形书案年余后,最终于201111月正式封笔,一项纯属民间个体的科研课题终告结项。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屈原《天问》)面对一沓厚墩墩的《书谱》文稿,作为与先生风雨同行一路走来的伴侣,我深深理解他终可告慰先父的释然。回首马氏父子两代人近三十年如一日,前仆后继呕心沥血韦编三绝的甘苦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兴然命笔:


也知此去万事空,但悲不了中山情。

沧海月下明珠泪,沉沙夜半折戟声。

夹藏殷殷浸苦意,千字匆匆见叮咛。

自此天涯荆棘路,彳亍独步待儿行。

东瀛归来书屋空,孤灯绰绰思背影。

陋室高悬仰明月,手泽平铺沐清风。

几回梦里话书谱,数度纸上议谬正。

马篆饮誉世博日,香醇一樽慰家翁。


  一份水乳交融的父子深情,让505几被历史尘埃湮没的中山出土文字获得了新的生命。作为一种兴亡继绝的新书体,身世蹉跎面孔别样的“马氏中山篆”虽“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却幸蒙多方垂青。从此,它将与自己的创拓者一起满怀感恩与敬畏,等待接受书界方家的检阅,接受书法艺术爱好者的检阅,接受历史的检阅。

2011 南通马氏墨庄芳草园

2012 修订马氏墨庄芳草园

(201146日本文部分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书画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