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古今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这些自掏腰包到中国沙漠植树的日本人,他们想干什么?》

  消息来自8月12日环球网。记者深入日本鸟取县,寻访了沙漠之父远山正瑛内蒙古植树治沙的足迹及其身后的精神遗留:截至目前,每年仍有数百上千名全国各地的日本志愿者远赴库布其植树造林,绿色接力棒从未间断。今年的活动安排在7、8、9三个月,一次6天人均费用17.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全部个人负担。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口气读完,如梦往事情景再现,心绪如潮,久久难以平静。2018,《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虽乍暖还寒,毕竟春风第一枝!

  上世纪90年代初归国后不久,先生接到学校一项特殊任务,说是让为当时正在我国内蒙治古沙造林的一批日本志愿者做一场关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演讲,其领头人正是远山正瑛。那应该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地址在西安市的一个政府大礼堂,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主办单位或者是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或者是共青团西安市委员会,因时间过长,记忆已经模糊。

  但是忘不了先生当晚带回的勃勃余兴----那真是一个美好的傍晚,在那个满席的会场前排中间部位就坐着一个特殊的方阵,方阵里男女老少,一付付热情洋溢的表情和别样的装束,一看便知是前来治沙的日本朋友。当先生讲到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表现时,志愿者们听得眉飞色舞,频频含笑点头,甚至热烈鼓掌,那一刻,台上台下心心相印,其乐融融,一片祥和。

  先生还说:到会的人非常之多,大礼堂內的座席后面、大礼堂的门外窗外,全都是站着的听众,准确的说应该是观众。他们全都和我一样,为一位日本老人带着他的志愿者团队深入我国大漠植树治沙的友谊壮举所感动,慕名前来,齐聚大礼堂。

  远山前辈当时已经年过八旬。八十四、五岁,无论在哪个国度都绝对应该是进入颐养天年的年龄段,所以,尽管在先生出发之前我们已经为那位胸怀大爱的耄耋老人近乎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善举所震撼,还是没有想到劫波渡尽,人心所向,结果是如此的圆满。

  远山正瑛是鸟取大学一位资深的退休教授,著名治沙农科专家。他在日本海岸线的治沙成就早已名扬世界,可谓不负此生。退休后,功成名就、有产有业、儿孙绕膝,他完全可以悠悠自适地在家中安享晚年。但是,年龄可以大,人可以老,生命终有止境,思想境界却能够无边无际。为境界而活的人,他灵魂的深处总是涌动着常人所不解,或者理解了也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高度。远山正瑛就是这样一位让人不能不深受感动的超人。

  内蒙古库布其那片茫茫沙海的条件是怎样的恶劣毋庸赘言,那里原本是他 1936年29岁中国留学时选定的治沙实验基地,但是,年轻的学者始料未及,其造福人类的梦想破碎在了第二年全面爆发的侵华战争。

  一梦60载,硝烟远去,老骥伏枥,已经年迈的学者到底还是放不下那份远年的未竟之业。不同的是,此时的那个所谓的梦想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战争与和平的政治色彩让它愈加分量千钧:此时的库布其,白骨偶见,沉沙折戟,甚至还有一座“死人塔”,那里曾是抗日名将傅作义率部与敌军对峙了三天三夜的热血战场。远山正瑛恰恰在那里举起了“绿化沙漠是世界和平之道 ”的大旗,选定库布其的恩格贝为自己生命的最后归程与归宿。

  据说,上世纪70年代远山即着手中国沙漠的绿化研究;80年代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深入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90年代初成立日本沙漠绿化实践协会,带领包括自己子女在内的大量日本民众到中国植树。为筹措治沙资金,他奔走于电视台、大学、社团甚至商场、火车站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宣传募捐,困难时甚至变卖了鸟取的多处房产。他恪守自己的理论研究,对树坑的深度、宽度、树苗的间距以及土壤的松软程度毫厘必较,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他求真务实,不愿让频频的“采访”与“接见”干扰他的植树,曾不客气地告诉日本记者:只靠报道、报道,沙漠就能变绿吗?他坚韧不拔,身体力行,头戴遮阳帽,身着黄色工作服,脚蹬高筒雨靴,臂佩“实践”袖标,每天植树10小时,每年在中国八、九个月,一干就是14年。他招募志愿者7000余名,植树300万棵,染绿大漠4万亩,直至97岁辞世。他在弥留之际还嗫嚅着说:“我还想到中国的沙漠里去……” 这种挑战极限的体力付出与超凡的精神境界怎能不让人由衷敬仰!

  所以,1998年他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所以,2001年他荣获联合国“人类贡献奖”。

  所以在库布其的远山铜像基座上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其志可鉴,其功可彰。”

  由此,蓦然回首,我想起了1300多年前我国鉴真东渡九死一生双目失明后第六次成功抵日至今被供奉在东大寺与唐招提寺的前事。一个弘扬佛法,一个植树治沙;一个苦渡沧海,一个鏖战大漠。两位老迈的和平使者灵犀相通,道义古今,舍生忘死,历尽艰辛,只为两国民众祥和安泰,只为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友好睦邻。他们拼却所剩无多的余热奏起生命的绝响,映出了一道跨越沧海跨越时空的博爱的彩虹。毋庸置疑,他们必将为历史铭记!

2018年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