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之家

  1999年4月,同样是樱花烂漫的季节,我们又一次飞抵东瀛岛国。此时的所谓我们只剩下了我和先生:骥儿已经成家立业,骁儿尚在福大读书。兄弟俩在大海的彼岸接迎,我和先生像留守空巢的两只老鸟,应声而去。

  时隔八载,故地重游,有对曾经刻骨铭心的生活足迹一一回探的冲动和愉悦,也有深深的没着没落的漂泊感:此次非比上次,没有一处可让小船儿停泊的港湾,我们与所有游走四方居无定所者不二,都是纯粹的旅中人。

  人在旅途,尤其是准备在某地驻足小住,一个像家一样食宿随心、起居惬意、出行便利、可以让心暂时得以安顿的地方,实在是人之所望却可遇而不可求。即便是以命名迎合旅客心理的诸如“忆家宾馆”“温馨客栈”“如家酒店”等五花八门,毕竟都避不开一句“来的都是客”,哪里就真会让你“宾至如归”,有回家的感觉呢。

  那一次,我们竟真的遇到了—— “默想之家”,一个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可以让心暂时安顿的绝佳之地。

  说是遇到,其实是骁儿从学校学生会提前申请到的。

  “默想之家”是解人于一时之难的一栋民宅。听说它是一对企业家夫妇的善举,且并非只此一处,还听说这对夫妇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并不奢华显赫。然,筑屋者具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仁博爱:它的一部分用于在日的留学生宿舍,其价格远低于市场,倘若入住者依然有特殊困难,经过申请还可再酌情或减或免;另一部分,则是专为行旅中人提供的临时栖身之“家”,分文不收。两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各走各门,又互为紧邻。

  由于“默想之家”的慈善色彩,其名字便如一股早春的暖风,在漂泊日本的各国留学生中不胫而走,也由此让那次漂泊在外的我们有幸受惠。

  “默想之家”位于福井市一条宁静而不偏僻、永远不见尘埃的小街道上。那里是居民聚集地,家挨着家,门连着门。

  既然闻名遐迩,想必门上有鲜明标志不难找寻。不料入住那天,我们驱车在纵横交错的街面上几度往返穿梭,无果。后下车徒步在一家家门牌下按号索骥,终于有一块不起眼的小小木板映入眼帘,“默想之家”四个小字,小得实在与之被广泛传颂的名声无法匹配。

  这是一座典型的日式两层民宅,虽说是为旅人准备的默想之中的“家”,却构建考究,设施齐备,林林总总一应俱全。

  房前是可以停放一辆汽车的深廊,里边还备有两辆不带锁子的自行车。房内一层有浴室、卫生间、起居室、厨房、餐厅。厨房和餐厅里柴米油盐酱醋茶应有尽有,起居室的壁橱里整整齐齐排列着两三床洁白如雪的被、褥、枕头,榻榻米上规整地摆放着小桌、坐垫、茶具。

  起居室与厨房餐厅之间是一块儿封闭式的小天井,由一条室内长廊衔接前后。包围着天井的长廊、起居室、餐厨间,三面落地玻璃墙玻璃门光洁通透。天井里青苔拾阶,绿痕遍地,一尊小石龛旁几株高低参差形状各异的喜荫植物相互簇拥,相得益彰,一派日人所尚之幽玄意境。可凝神品味,支颐欣赏,在餐桌,在长廊,在起居室围着小桌摆放一圈的坐垫上。

  登上二楼,一间可供十余人就寝的大卧室一览无余,两面墙上的大壁橱里,同样整整齐齐摞满了洁白如雪的枕头被褥。拉开通向屋顶露台的玻璃门走将出去,有晾衣晒被的支架,也有供人透风纳凉的桌椅。

  无论是楼上,还是楼下,既有壁挂式空调,也有随处可移的电暖器。

  走近一楼敞开式的洗衣间,一架为身体障碍者特备的轮椅恭候一旁……步步是无微不至的用心,处处是无声的经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可来到这里的入住者非但见不着房主,连房主的声音也无缘听到,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近在咫尺的,不愿打扰的默默关照:铺盖的洁白如雪,食材的充足新鲜,生活用品的应有尽有,室内家具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进而细想,据说申请入住的对象并不仅限于福井大学,那么,房门钥匙是通过什么组织形式在不同机构不同所需者之间传递的呢?不得而知。两位行善布施者姓甚名谁何许人也?同样不得而知。

  由是,留言薄上记满了到过这里的,浪迹天涯人的感动,无论国别、无论身份、无论何种缘由,一致的情真意切,好评如潮,人们由衷地感动于这种爱人如己,施比受好的博大。

  但是,我在为这种右手行善不让左手知,“把善事行在暗中”的纯粹与高尚感动的同时,更敬重并欣赏两位慈善家对受惠者心灵的进一步教化,因为无数事实甚至教训告诉我们:精神救赎,远胜物质!

  千万不要以为默想之家只彰显对困顿者一味的接济,它同时还对受惠人应有的行为举止施以春风化雨般的规劝。

  大门外的门面墙上,有 “请勿给左邻右舍带去不便”的温馨劝导;厨房间,有“请及时打扫卫生处理垃圾,以防止老鼠和蟑螂” “如果方便,请为后续来客补充炊饭的食材” “提倡为默想之家奉献力所能及的日用物品” 等明文提示。

  还有一条规定在申请人提交申请时就被明确告知,即“默想之家”,包括留学生宿舍部分,都只提供给有暂时居住困难的人,前者为期一周,后者为一学期,因为正常情况下一个留学生在学习之余完全可以通过打工维持生计。也就是说,这里只可小住,不便久居,一旦方便,马上腾让,让给更多困顿旅途,或一时因没有经济基础而影响求学的人。

  如此一来,凡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能不在收住脚步的同时,调整好自己有些随便的匆匆行色,有如走进文明教育的课堂,在接受被爱的同时,接受一次神圣的心灵洗礼。

  这里由是而弥漫着文雅、自律、礼让、悲悯、奉献、谨小慎微、不事张扬等等远高于食宿的精神境界的给养。爱人和自爱在此同时得到升华。

  我们和骁儿在默想之家住了整整一个星期,一周之后,彻底打扫了卫生,补充了食物,让一切恢复到入住前的原状,并留下了不值一提的小小心意,而后,怀着深深的感恩与敬畏,悄然离去。

  “ 默想之家”,一个只应天上有的地方。

  2009年 陕西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