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
安积觉,字子先,称觉兵卫,号澹泊,又号老圃。祖父正信,元和乙卯大阪之役有战功,后仕水户侯。父贞吉,继食此禄。澹泊生十岁师朱舜水,及长,博学能文,最长于史。及义公编《大日本史》,澹泊为之总裁。元文二年,以病殁,年八十二。明治三十五年十一月,赠正四位。
此书原收在《湖亭涉笔》第四卷,录本邦诗人之逸话,记唐宋诗家之佳话逸闻,或论诗句之妙,或论及瑕疵,颇倾注其蕴蓄。“膎”,《唐韵》:“户皆反”;按《说文》:“膎,脯也”。则“诗膎”者,盖自谓其所话枯瘦有生肉之味也。此谦逊之言也。
涉笔草罢,偶看刘静修《读史评》诗云:“记录纷纷巳失真,语言轻重在词
臣,若将字字论心术,便有无边受屈人。”乃冁然自笑曰:老圃颇涉书史,亦非冥顽不灵者,不以浇菜艺菊之余,反求诸己,自攻其短,而敢弄唇吻,轻议古人,不亦悖乎。其志本在欲备遗忘,而其迹不免僭踰之责,因辍而不为,竹炉汤沸,茗芽一啜,便觉芳润逼脾。忽忆平生与客谈诗,粗有所得,无益之甚,不足裒纂,而习气未除,窜缀于此,以资灌畦之暇,亦欲备老境之遗忘也。
《怀风藻》载大津皇子临刑诗曰:“金乌临西舍,鼓声催短命。泉路无宾主,此夕谁家向?”当时言诗昉於大友帝,而同时有大津皇子。《日本纪》称其自幼好学,博览属文,而辄谋不轨,不能充其才。惜哉!《石仓诗选》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引《明兴杂记》曰:“太祖诛蓝玉,籍其家,凡有只[1]字往来皆得罪。孙蕡字仲[2],号西庵因与玉题一画,故杀之。其《绝命诗》曰:‘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诗意凄恻,绝与皇子之诗相似。今按:朱鸟元年,皇子赐死,与唐中宗嗣圣三年相值。据《献徵录》,蕡死在洪武二十年,嗣圣三年至洪武二十年,相距七百余年。明人未必见《怀风藻》,纵见之,未必蹈袭。事之偶合,乃有如此者。
《扶桑集》,大江音人《呈渤海裴大使》诗:“虚声我类羊公鹤,远操君同马岌龙。”《和裴大使》诗:“远排波母青山鹤,近对东王紫麓松。”《重酬裴大使》诗:“占云虽伴荀鸣鹤,摛藻多惭范彦龙。”按《晋书·宋纎传》:“马岌称纎曰:‘先生人中之龙’。”《唐类函》引《圣贤冢墓记》曰:“东平王归国思京师,後薨,葬东平,其冢上松柏皆西靡。”梁范云字彦龙,皆用事精切,虽类崑体,而气脉深厚。源顺《五叹吟》:“年少昔思怀橘志,痛深今恋折葼恩”,婉曲有味,可谓善用事者也。
王维《夷门歌》:“七十老翁何所求。”解者引晋段灼追理邓艾语,是也。宋孝武帝抚慰王玄谟曰:“七十老公,反欲何求?君臣之际,足以相保。”亦用段灼语也。
张说《三月二十日承恩乐游园宴》排律中联云:“皇情贷芳月,旬宴美成功。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旬宴,皇朝典故,而沿唐制者也。
陈子昂《岘山怀古》:“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过荆州》:“古树苍烟断,虚庭白露寒。”二联偶同,而不妨其高。陈后山《登鹊山》:“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盖祖子昂《白帝怀古》“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句也。
初唐诗亦有炼字琢句极尖巧者。如王勃《泥溪》排律:“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又云:“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此等语,犹不能脱齐梁绮靡之习,而其雄浑之气,自然胚胎盛唐诸子,观其全篇可知矣。
刘长卿:“种荷依野水,移柳待山莺。”薛能:“薙草因逢药,移花更得莺。”刘句妙在“待”字,薛句妙在“得”字。
《通鉴》:“齐高帝击沈攸之,刘善明谓高帝曰:‘今六师齐奋,诸侯同举,此笼中之鸟耳。’”杜诗:“日月笼中鸟。”盖用此语。而[集注]但云:“人生奔驰岁月,如笼中之鸟,局促不得自由”。姑录此以备参考。
《尧山堂外纪》曰:“至天隐所注《唐三体诗》,置长洲碛沙寺。今吴人称《碛沙唐诗》是也。”余窃疑五言律诗中所载常建《泊舟盱眙》诗,虽格律平正,而不类常建诸诗,偶阅《唐诗纪事》,此诗作韦建,而云建与箫颖士最善,据此则韦建中唐诗人也。《三体诗》卷首载诗人履历,有常建无韦建,“常”“韦”二字相近,乃知从来误以韦为常,而非板刻之讹也。焦弱侯极诋《三体诗》《唐诗鼓吹》所取大抵皆晚唐之最下者。其人无识而寡学,要不足辨。未知果是否?
卢纶:“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碛沙唐诗》收之,固为警策。喻凫:“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唐诗品汇》收之,亦不妨其高妙。但考世次,纶为大历才子,凫乃开成进士,恐不免蹈袭耳。
李群玉《送秦炼师》:“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此全模仿少陵“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二句,而格力不逮甚远,此乃盛晚之所由判欤?
《老学庵笔记》曰:“辽相李俨作《黄菊赋》,献其主耶律洪基,洪基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今按:洪基,道宗也,此诗尽有风致。《尧山堂外纪》曰:“僧旧著黑衣,元文宗宠爱笑隐,赐以黄衣,其徒後皆衣黄。欧阳原功玄字《题僧墨菊》诗曰:“苾蒭元是黑衣郎,当代深仁始赐黄。今日黄花翻泼墨,本来面目见馨香。”据此则僧著黄衣,盖昉于蒲室也。
《万姓统谱》:沈庄可,宣和间进士,知钱塘县事,嗜菊,庭植数十本,晚年退居,益放情于菊,後以九月九日死。朱熹[3]哭之诗曰:“爱菊平生不爱钱,此君原是菊花仙。正当地下修文日,恰值人间落帽天。生与唐诗同一脉,死随陶径葬千年。如今忍向西郊哭,东野无儿真可怜。”今检文集无之,诗亦尖巧,不类文公作,盖嫁名也,恐其误人,故录之。
元谢宗可《走马灯》诗曰:“飚轮拥骑出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低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宵驰赤壁兵。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蹈踤月华明。”《尧山堂外纪》为谢宗可诗,《萨天赐集》载之为天赐诗,字亦稍有不同,未知孰是。戴九灵《插秧妇》诗曰:“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蜒点水忙。紧束暖烟青满把,细分春雨绿成行。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走马灯、插秧妇,皆此间所有,二诗黏皮著骨,虽非极致,而亦可备咏物一体。夜溃二字,盖本《左传》“鄾人宵溃”语。
明袁凯字景文,号海叟《白燕》诗世以为绝唱:“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一联尤胜,然余尝见元雅001 █字正卿《咏二月梅》诗云:“梨花院落为云妬,柳絮池塘作雪猜。”二联皆剽窃晏元献句。001 █,元人;凯,元末明初人。盖同时而未知孰先[4]孰后,必有一相犯者。然世称凯为袁白燕,则凯之诗名著矣。001 █诗全首见《尧山堂外纪》。
王廷相《芳树》诗:“芳树不相惜,与藤相萦系。岁久藤枝繁,见藤不见树。”俞安期《锺藤谣》:“锺藤缠树枝,树枯藤作树。邻妇媚私郎,岁久翻作私郎妇。”二首一意,而安期比况尤深。推而可喻奸雄之篡夺,盖能得谣体者也。
唐荆川《竹径》诗:“面面隔深竹,茅斋在何处?遥闻犬吠声,试从此路去。”余窃谓此全与宋僧惠诠“唯闻犬吠声,又入烟萝去”之句相同。明人不嫌其蹈袭,取而入选。世必有能辨其工拙者也。
高季廸《梅花八首》,皆高古超绝,可兴《西湖八咏》参看。其第一首结句曰:“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命意甚新,然元刘须溪有“渔人入得桃花洞,唯有梅花路未通”之句,则落第二义矣。又季迪有《梅花诗》云:“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凡选明诗者,莫不取之。唯锺伯敬《唐诗归》引此一联云“腐不可言”,而《明诗归》亦收之,盖《明诗归》非伯敬所选,余尝辨之矣。
《明诗归》文震孟《舟中咏桂花》诗:“早识广寒多险径,悔从碧落占先春。”详味语意,盖震孟坐东林党,削籍後所作。酝藉含蓄,无限低回,异於瞋目张拳者矣。方文《庚寅元旦》诗:“卜肆尚能言孝弟,医方犹可立君臣。”沧桑之感,亦足动人悲思。《明季遗闻》书大学士范景文甲申殉节,而不载其《绝笔诗》,今录于此:“孤臣空洒泪,天步遂如斯。妖蚀三光暗,心盟九庙知。翠华迷草路,淮水涨烟澌。故国千年恨,忠魂绕玉墀。”翠华,淮水,言弘光南渡,亦甚凄切矣。
《诗归》张居正《怨歌行》曰:“步出上东门,桃李夹路傍。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野客丛书》载宋于侯《董娇娆》诗:“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谓袭曹植《艳歌行》,江陵又袭于侯诗,何剽窃之甚耶!
《性灵集》,《後夜闻佛法僧乌》诗曰:“寒林独坐草堂晓,三宝之声闻一鸟。一鸟有声人有心,心声云水俱了了。”惺窝先生以为集中第一,罗山先生谓唐顾况诗:“栖霞寺里子规鸟,口中血出啼不了。山僧後夜初入定,闻似不闻山月晓。”其体相似,韵亦偶同,山背国宇县醍醐山有佛法僧鸟,见《罗山随笔》。按《日本纪略》:“延喜六年八月,右大臣源光修法华八讲,佛法僧鸟来鸣。”此外不多见。近世释元政诗,亦用其韵曰:“梵昔嘹喨频迦鸟,如是我闻便明了。翻来奈何举似人,月入破窗林寺晓。”盖有意效之者。而弘法诗浑厚天成,不可以色相求;元政诗,虽相去甚远,亦脱洒可喜。
“客儿家声风流相,奈此才高骯髒何。心杂难入远公社,于思谁诵华元歌。登临屐老风云变,翻译台荒草树多。千古使人仰高致,长髯乞与病维摩。”右会稽沙门稽文会《题谢灵运像》,藏在和州山边郡多田来迎寺,佐宗淳尝见其手笔,为余诵之,恐其遗落故录于此。文会,明初僧。客儿,灵运小字也。
《东国通鉴》载《端午石战》,朝鲜李穑《牧隐集》有诗曰:“年年端午聚群顽,飞石相攻两阵间。马市川边朝已集,僧斋寺北暮初还。忽然被逐轻如叶,屹尔当冲重似山。只为朝廷求勇士,残伤面目亦胡颜。”昔时此方俗习,亦与韩地无异,儿戏之害於事者也,宽永中下令禁之。按唐王式讨裘甫,《通鉴考异》引《平剡录》曰:“诸军围贼于剡,贼悍甚,其所谓女军者,亦乘城摘砾以[5]中人。”此真石战者也。
《朱子语类》曰:“先生偶诵寒山数诗,其一曰:‘城中蛾眉女,珠佩何本集作珂珊删。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日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奈寒。’云如此类,煞有好处,诗人未易到此。王应麟曰:寒山子楚辞,尤超出笔墨畦径,云“有人兮山陉,云卷兮霞缨。秉芳兮欲寄,路漫兮难征。心惆怅兮狐疑,蹇独立兮忠贞。观之则非特妙于诗,楚辞亦有得於自然者欤。
刘须溪曰:“晋人语言,使专[6]用为诗,皆当掩出古今,善其[7]真故也。”此从渐近自然语中看出,善论诗者也。然真者不可著力为之,老练之极,自然化为真耳。盖初、盛之诗,情景皆真,如兰陵王长恭之临阵,婉丽伉壮,其锋自不可当也。中、晚如顾况“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周贺“空将求归意,说向欲行人”,张蠙“共看今夜月,独作异乡人”,虽不能及初、盛,亦不失其真处。元人绝句高处,自逼中、晚,如陈刚中“老母越南垂白发,病妻燕北倚黄昏。蛮烟瘴雨交州客,三处相思一梦魂。”凄楚溢于言外,可谓善其[8]真者也。
陶、韦、柳妙处,已经古人多少品藻,今若拈起,则何异优孟衣冠,故特举明人效韦者,以见其流风遗韵。杨基字孟载,号眉庵,明初四杰之一有《雨中效韦体寄友》四首,皆清丽庄雅。其一,《寄僧道衍太子少师广孝》曰:“丛林翳重冈,迢递僧居独。凭轩一怅望,春雨蘼芜绿。泉香花落涧,窗暝松围屋。忆尔讽经余,袈裟坐深竹。”韦诗妙在工拙之外,杨则姿态横出,针线可觅,而不失其萧散闲澹之趣,可谓善学柳下惠者矣。余非左袒于韦者,陶如寒山子诗,非可学而能者。韦集中,亦有过于真率,不可为法者。柳之妙处,世当有自知之者矣。
【校点记】
[1]“只”原文作“双”,据训读文改。
[2]“仲”原文作“术”,据训读文改。
[3]“熹”原文作“喜”,据训读文改。
[4]“先”原文作“失”,据训读文改。
[5]“以”原文作“久”,据训读文改。
[6]“专”原文作“壹”,据训读文改。
[7]“其”原文作“它”,据训读文改。
[8]“其”原文作“它”,据训读文改。